教育科技
当前位置: 首页  教育科技

“拼命黄郎”其道不孤

2017-07-29 09:15:58 | 查看人数 | 来源:渝岸公考

已故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有两个外号,一个是“科研疯子”,一个是“拼命黄郎”。

“科研疯子”“疯”到什么程度?由于不清楚审批程序,只给学校打了报告,没有履行相关手续,团队的无人机机库刚建成就被认定为违建要拆除。“不能拆!我们打过报告的。”推土机、卡车开到门前,黄大年一边大喊,一边躺在推土机前面,学生齐刷刷在他身边并排躺下。所有人惊呆了,这可是位世界级的大科学家呀。

“拼命黄郎”怎么个拼命法?“每天晚上都是两三点睡,没有周末。一天休息5个小时,有时只休息3个小时。”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,出差回来,不论多晚,他不是先回家,而是一头扎进办公室。面对亲友善意的劝诫,黄大年在微信朋友圈里回话:“我是活一天赚一天,哪天倒下,就地掩埋……”

黄大年这种科学家身上的“疯魔”,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。远者如阿基米德在浴缸里发现浮力定律时的欣喜若狂,门捷列夫日思夜想,梦境中出现元素周期表。近者如冒着酷暑严寒,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,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的两弹元勋邓稼先,这是黄大年最敬佩的前辈学人之一。黄大年常常对照邓稼先追问自己:“看到他,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,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。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,你是否会像他那样,义无反顾?”黄大年“玩命去干,好了接着干”的精神源泉,除了纯粹的探索科学的冲动,更多的是像邓稼先一样为了祖国的大局,为了人民的大利。

在很多人看来,“疯魔”并不是人生常态,似乎“科研疯子”“拼命”“玩命”的结果必然是凄苦和孤独。黄大年对这两个外号欣然接受,并以此鼓励团队。在他看来,自己并不孤单,努力拼命的同行并不鲜见。他说:“不是我一个人这样,国家‘千人计划’专家中很多人都是如此,默默无闻就走了。”即便在自己身边,黄大年也感觉并不缺少志同道合者:“能让中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,有一帮人在拼命,不是我一个人,一帮人全是这种心态,一帮疯子,我们在一块儿可热闹了,这是一个群体。”

也正因此,黄大年感受到了另外一种快乐。和之前在英国优渥的生活相比,和之前在国外高端精尖的科研环境相比,黄大年对自己在吉林大学的工作、生活无怨无悔。他明白,中国需要实现弯道超车,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,必须要有一大批人甚至几代人拼命硬干,随时准备为之献身。这是一种创业者的快乐,是一种白手起家赢得天下的豪情,只有付出了汗水和心血,才能体会。黄大年恰恰找到了这种快乐,他的好友、中科院地质地球物理所副所长杨长春感慨:“回国以后,从整体上讲,感觉大年是幸福的。”为何?“德不孤,必有邻”,为了祖国、为了人民、为了科学,这样的“疯魔”其道不孤、苦中有乐。

“拼命黄郎”并非高不可攀。当代中国面临着民族伟大复兴的旷世机遇与挑战,各行各业都有需要弯道超车的领域。正如黄大年所说:“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,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,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,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。”在这个迎头赶上的时代,必须有点黄大年的拼命精神,才能咬紧牙关、爬坡过坎,立下不朽功业。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觉悟与使命。

公众号.jpg

相关内容推荐

公众号已复制

快去微信搜索吧

我知道了

新闻链接已复制

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!

我知道了